电机维修

高压电机常见故障快速诊断与修理

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1:01:07


image.png

一、无法起动

诊断步骤

  1. 检查电源电压(三相平衡度≤1%)

  2. 测量控制回路电压(接触器线圈电压≥85%额定值)

  3. 手动盘车测试转动阻力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电源缺相更换熔断体,修复断线(使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测)定期检查配电柜触点氧化情况机械卡滞拆卸端盖,清理异物(重点检查转子与定子间隙)每月盘车180°,防止轴承锈蚀绕组接地/短路兆欧表检测绝缘(<0.5MΩ需重绕),使用电流平衡法定位短路点每季度测量绝缘电阻

安全提示:高压电机起动前必须验电,确保接地可靠。

二、转速异常

诊断步骤

  1. 测量实际转速(与额定值偏差>5%为异常)

  2. 检查负载变化(如泵出口压力、风机风门开度)

  3. 检测变频器输出频率(变频电机)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电源电压过低安装稳压器(电压波动>±10%时)配置电压监测报警装置转子断条铸铝转子采用涡流探伤,断裂需更换转子避免频繁启停(每日≤3次)变频器参数错误重置V/F曲线(如50Hz对应额定转速)锁定参数修改权限

典型案例:某化工厂6kV电机转速下降15%,检测发现转子鼠笼条断裂3根,更换转子后恢复正常。

三、噪音大

诊断步骤

  1. 使用听诊器定位声源(轴承端/机壳/接线盒)

  2. 频谱分析振动频率(关键关注1×/2×转速频率)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轴承磨损更换同型号轴承(如SKF 22320CC/W33),加热安装(温度≤100℃)每运行2000小时补充润滑脂联轴器不对中激光对中(径向偏差≤0.05mm,角度偏差≤0.02mm/m)安装弹性联轴器吸收偏差定子扫膛重新调整气隙(均匀度偏差≤10%),修复转子摩擦部位定期检查轴承游隙(≤0.1mm)

噪音类型判断:高频尖叫多为轴承问题,周期性撞击多为机械松动。

四、温度异常

诊断步骤

  1. 红外测温仪检测关键部位(绕组/轴承/外壳)

  2. 计算温升(实测温度-环境温度,F级≤100K)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通风堵塞清理冷却器翅片(压缩空气吹扫,压力≤0.4MPa)每季度更换空气过滤器绕组过热采用F级绝缘漆浸烘处理,修复局部烧损(H-4胶涂覆)避免长期过载(负载率≤90%)轴承高温更换耐高温润滑脂(如聚脲脂,适用温度-20~180℃)监测轴承温度(≥95℃报警)

临界值警示:H级绝缘电机绕组温度超过180℃时必须立即停机。

五、漏油

诊断步骤

  1. 确定漏油部位(轴承端盖/接线盒/冷却器)

  2. 检查油位(正常在油标1/2~2/3处)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密封件老化更换氟橡胶骨架油封(注意安装方向,唇口朝向油腔)每年检查密封件弹性轴承室压力异常加装平衡气道(从电机风道引风至轴承腔),消除负压定期清理呼吸帽滤网油位过高放出多余润滑油(按油标刻度调整)建立油位检查记录

环保要求:漏油必须收集处理,禁止直接排放。

六、漏电

诊断步骤

  1. 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缘(L端接绕组,E端接外壳)

  2. 泄漏电流测试(≤10mA为合格)

常见原因与修理技巧

故障原因修理步骤预防措施绕组受潮烘箱干燥(60℃×8h),真空浸漆处理安装防潮加热带(湿度>85%时启用)接线盒进水更换密封垫,涂抹704硅橡胶密封加装防雨罩绝缘老化局部包扎绝缘(粉云母带半叠包10层),严重时重绕绕组控制运行环境温度(≤40℃)

安全规范:漏电故障未排除前,禁止强行送电。

七、综合故障快速判断流程图

    A[故障现象] --> B{是否带电}
    B -->|是| C[测电流/温度]
    B -->|否| D[机械检查]
    C --> E{电流异常?}
    E -->|是| F[绕组/电源故障]
    E -->|否| G[负载/变频器故障]
    D --> H{转动卡滞?}
    H -->|是| I[轴承/异物故障]
    H -->|否| J[电气控制故障]

工具配置建议

  • 必备工具:红外测温仪、兆欧表(2500V)、钳形电流表

  • 辅助工具:激光对中仪、振动分析仪、轴承加热器

数据记录要求:每次故障需记录电流、温度、振动值,建立趋势分析档案。

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